水环境影响: 施工期: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不在场内食宿,其生活所需设施均依托周边村庄来解决,因此,项目内不产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运输车及输送系统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等。本项目施工废水量较少,经沉淀处理后全部用于降尘、车辆冲洗以及绿化等,不外排。 营运期: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项目洗砂废水经收集后汇入厂区内自建的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后循环回用于洗砂工序。因此,本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生产废水不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污水主要为粪便污水和一般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后回用于周边山林灌溉,不对外排放。 大气环境影响: 施工期:运输车辆尾气,因工程施工量不大,同时施工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废气有一定扩散条件,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营运期: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①生产线上破碎、打砂、筛分工序粉尘;②堆场扬尘;③装卸、输送过程产生的扬尘。项目所产生的废气均属于无组织排放。 为防止露天堆场风吹扬尘的污染,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常规的防治措施主要如下:①在废渣堆放场和成品堆放场采用喷淋洒水降尘,定期向废渣堆放场和成品堆放场洒水,保持废渣堆放场和成品堆放场堆放的成品机制砂以及废渣表面含水率5%以上,以有效减少扬尘飞扬,除尘率可达90%以上。 ②项目运营期间,扬尘防治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落实以上措施外,还要对防尘设施的运行进行严格管理和做好废渣堆放场和成品堆放场非生产作业面的防风、防雨、防尘处理,保证各种降尘措施及时投入运行,避免人为制造扬尘污染。③ 生产线上破碎、筛分工序采用水喷淋湿法生产,最大程度减少生产线上破碎、打砂、筛分工序粉尘的产生。 本项目需加强场内管理,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类比同类型的企业无组织排放的情况,厂区周围颗粒物浓度小于1.0mg/m3,可以满足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声环境影响: 施工期: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噪声主要来源于设备安装时产生的噪声,有突发性、不连续性的敲打装机噪声。但上述设备安装属间歇性的,只要按规定时间施工,做好隔音措施,降低噪声源强,其噪声影响可明显减少,可以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要求,对环境影响不大。为减少噪声对周围敏感人群的影响,建设单位禁止在22:00~06:00时段内施工。 营运期:生产设备等采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底部增设防振垫、再经过距离衰减,绿化绿植隔声屏蔽以及距离衰减作用,有明显降低,一般可降噪15dB左右。在采取降噪措施的情况下,项目设备正常运行时,项目东、西两侧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项目南、北两侧边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类标准,对环境影响不大。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施工期:本项目施工初期,无弃土产生。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建设及装修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 营运期: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沉淀池废渣和员工生活垃圾。 ①沉淀池废渣定期捞起放在废渣堆放场,全部作为制砖原料外售给制砖厂综合利用。 ②员工生活垃圾应及时委托给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填埋。 |